我昔不幸兮遭百罹,蒼蒼留我兮到好時。
耳聞鐘鼓兮生豐肌,白發(fā)卻黑兮自不知。東鄰老人好吹笛,
倉囤峨峨谷多赤。餅紅蝦兮析麋臘,有酒如濁醯兮呼我吃。
往往醉倒潢洿之水邊兮人盡識,孰云六五帝兮四三皇。
如夔如龍兮如龔黃,吾不知此之言兮是何之言兮。
貫休(832~912),唐末五代前蜀畫僧、詩僧。俗姓姜,字德隱,婺州蘭溪(今浙江蘭溪市游埠鎮(zhèn)仰天田)人。七歲出家和安寺,日讀經(jīng)書千字,過目不忘。唐天復間入蜀,被前蜀主王建封為“禪月大師”,賜以紫衣。
貫休能詩,詩名高節(jié),宇內(nèi)咸知。嘗有句云:“一瓶一缽垂垂老,萬水千山得得來,”時稱“得得和尚”。有《禪月集》存世。亦擅繪畫,尤其所畫羅漢,更是狀貌古野,絕俗超群,筆法堅勁,人物粗眉大眼,豐頰高鼻,形象夸張,所謂“梵相”。在中國繪畫史上,有著很高的聲譽。存世《十六羅漢圖》,為其代表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