趙四風流朱五狂,翩翩蝴蝶正當行。
溫柔鄉(xiāng)是英雄冢,哪管東師入沈陽。
馬君武(1881—1940),廣西桂林人,中國近代獲得德國工學博士第一人、政治活動家、教育家。大夏大學(今華東師范大學)、廣西大學的創(chuàng)建人和首任校長。原名道凝,又名同,改名和,字厚山,號君武,漢族,祖籍湖北蒲圻,出生于廣西桂林。1902年留日期間結(jié)識孫中山,1905年參與組建中國同盟會,是中國同盟會章程八位起草人之一,《民報》的主要撰稿人。1911年辛亥革命成功后,參與起草《中華民國臨時約法》及《臨時政府組織大綱》,旋即擔任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實業(yè)部次長,后又擔任孫中山革命政府秘書長、廣西省省長,北洋政府司法總長、教育總長。是中國國民黨元老級人物。
1924年,馬君武開始淡出政壇,精力逐步投入教育事業(yè),先后擔任大夏大學(今華東師范大學)、北京工業(yè)大學、中國公學、國立廣西大學等學校校長。馬君武以其改造中國的封建教育體制、力推現(xiàn)代高等教育的理念奠定了他在中國近代教育史上的地位,與主張“思想自由,兼容并包”的蔡元培同享盛名,有“北蔡南馬”之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