子為王。母為虜。
終日舂薄暮。常與死為伍。
相離三千里。誰使告女。
戚夫人(前224年—前194年),又稱戚姬。秦末定陶(今山東省菏澤市定陶區(qū))人,劉邦做漢王時遇到她,生下劉邦的第三子趙隱王劉如意。
劉邦寵幸戚夫人,戚夫人常對邦日夜涕泣,要讓劉邦下定決心廢黜呂后之子劉盈的太子之位,改立自己的兒子劉如意為太子。劉如意在取代呂后女婿張敖的趙王之位后,一直未去封地而留在長安,好幾次險些眼看取代劉盈成為太子。戚夫人得寵而欲奪嫡,劉邦因愛欲行廢立,故大臣們不支持改立太子。在這種高壓情形下,劉邦不得不停止改立太子。
劉邦死后,劉盈即位,呂后為皇太后,囚戚夫人于永巷,讓其每日舂米,戚夫人心生不滿,她不甘被貶為舂工,她通過歌唱怨歌形式,希望有人能告訴她兒子劉如意以及大臣,自己被貶做舂工,呂后得知戚夫人并不甘心,勃然大怒,接著派人將其做成人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