涼風厲秋節(jié),司典告詳刑。
我君順時發(fā),桓桓東南征。泛舟蓋長川,陳卒被隰埛。
征夫懷親戚,誰能無戀情。拊衿倚舟檣,眷眷思鄴城。
哀彼東山人,喟然感鸛鳴。
日月不安處,人誰獲恒寧。
昔人從公旦,一徂輒三齡。
今我神武師,暫往必速平。
棄余親睦恩,輸力竭忠貞。
懼無一夫用,報我素餐誠。
夙夜自恲性,思逝若抽縈。
將秉先登羽,豈敢聽金聲。
1、陳宏天 趙福海 陳復興主編.《昭明文選譯注(第三卷)(第二版)》:吉林文史出版社,2007年04月第2版:第216-225頁
2、夏傳才主編;張蕾校注.《王粲集校注》:河北教育出版社,2013.06:第27-31頁
王粲(177年—217年2月17日),字仲宣。山陽郡高平縣(今山東微山兩城鎮(zhèn))人。東漢末年文學家,“建安七子”之一,太尉王龔曾孫、司空王暢之孫。
少有才名,為著名學者蔡邕所賞識。初平二年(192年),因關(guān)中騷亂,前往荊州依靠劉表,客居荊州十余年,有志不伸,心懷頗郁郁。建安十三年(208年),曹操南征荊州,不久,劉表病逝,其子劉琮舉州投降,王粲也歸曹操,深得曹氏父子信賴,賜爵關(guān)內(nèi)侯。建安十八年(213年),魏王國建立,王粲任侍中。建安二十二年(216年),王粲隨曹操南征孫權(quán),于北還途中病逝,終年四十一歲。
王粲善屬文,其詩賦為建安七子之冠,又與曹植并稱“曹王”。著《英雄記》,《三國志·王粲傳》記王粲著詩、賦、論、議近60篇,《隋書·經(jīng)籍志》著錄有文集十一卷。明人張溥輯有《王侍中集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