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巳日作。城南有坡,土色如丹,其下有堤,壅邞淇水入城。
東武城南,新堤固、漣漪初溢。隱隱遍、長林高阜,臥紅堆碧。枝上殘花吹盡也,與君更向江頭覓。問向前、猶有幾多春,三之一。
官里事,何時畢。風雨外,無多日。相將泛曲水,滿城爭出。君不見蘭亭修禊事,當時坐上皆豪逸。到如今、修竹滿山陰,空陳跡。
1、孫凡禮 劉尚榮.蘇軾詩詞選.北京:中華書局,2005:253
2、王水照 朱剛.蘇軾詩詞文選評.上海:上海古籍出版社,2004:147-148
3、王宜璦 王水照.蘇軾詩詞選注.上海:上海古籍出版社,1990:129-130
1、陳如江.一蓑煙雨任平生:東坡詞.濟南:山東文藝出版社,2014:20-21
2、王宜璦 王水照.蘇軾詩詞選注.上海:上海古籍出版社,1990:129-130
1、孫凡禮 劉尚榮.蘇軾詩詞選.北京:中華書局,2005:253
2、王水照 朱剛.蘇軾詩詞文選評.上海:上海古籍出版社,2004:147-148
蘇軾(1037年1月8日—1101年8月24日),字子瞻,又字和仲,號鐵冠道人、東坡居士,世稱蘇東坡、蘇仙。漢族,眉州眉山(今屬四川省眉山市)人,祖籍河北欒城,北宋文學家、書法家、畫家。
嘉祐二年(1057年),蘇軾進士及第。宋神宗時曾在鳳翔、杭州、密州、徐州、湖州等地任職。元豐三年(1080年),因“烏臺詩案”被貶為黃州團練副使。宋哲宗即位后,曾任翰林學士、侍讀學士、禮部尚書等職,并出知杭州、潁州、揚州、定州等地,晚年因新黨執(zhí)政被貶惠州、儋州。宋徽宗時獲大赦北還,途中于常州病逝。宋高宗時追贈太師,謚號“文忠”。
蘇軾是北宋中期的文壇領袖,在詩、詞、散文、書、畫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。其文縱橫恣肆;其詩題材廣闊,清新豪健,善用夸張比喻,獨具風格,與黃庭堅并稱“蘇黃”;其詞開豪放一派,與辛棄疾同是豪放派代表,并稱“蘇辛”;其散文著述宏富,豪放自如,與歐陽修并稱“歐蘇”,為“唐宋八大家”之一。蘇軾亦善書,為“宋四家”之一;工于畫,尤擅墨竹、怪石、枯木等。有《東坡七集》、《東坡易傳》、《東坡樂府》等傳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