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樸既一剖,眾材爭萬殊。懿茲南海華,來與北壤俱。
生長如自惜,雪霜無凋渝?;\籠抱靈秀,簇簇抽芳膚。
寒日吐丹艷,赪子流細(xì)珠。鴛鴦花數(shù)重,翡翠葉四鋪。
雨洗新妝色,一枝如一姝。聳異敷庭際,傾妍來坐隅。
散彩飾機(jī)案,馀輝盈盤盂。高意因造化,常情逐榮枯。
主公方寸中,陶植在須臾。養(yǎng)此奉君子,賞覿日為娛。
始覺石楠詠,價傾賦兩都。棠頌庶可比,桂詞難以逾。
因謝丘墟木,空采落泥涂。時來開佳姿,道去臥枯株。
爭芳無由緣,受氣如郁紆。抽肝在郢匠,嘆息何踟躕。
孟郊(751—814),字東野,唐代著名詩人。湖州武康(今浙江德清縣)人,祖籍平昌(今山東德州臨邑縣)。先世居洛陽(今屬河南洛陽),后隱居嵩山。
孟郊兩試進(jìn)士不第,四十六歲時才中進(jìn)士,曾任溧陽縣尉。由于不能舒展他的抱負(fù),遂放跡林泉間,徘徊賦詩。以至公務(wù)多廢,縣令乃以假尉代之。后因河南尹鄭余慶之薦,任職河南(河南府今洛陽),晚年生活多在洛陽度過。唐憲宗元和九年,鄭余慶再度招他往興元府任參軍,乃偕妻往赴,行至閿鄉(xiāng)縣(今河南靈寶),暴疾而卒,葬洛陽東。張籍私謚為”貞曜先生“。
孟郊工詩。因其詩作多寫世態(tài)炎涼,民間苦難,故有“詩囚之稱”,與賈島并稱“郊寒島瘦”。孟詩現(xiàn)存500多首,以短篇五古最多。今傳本《孟東野詩集》10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