落日放船好,輕風生浪遲。
竹深留客處,荷凈納涼時。
公子調冰水,佳人雪藕絲。
片云頭上黑,應是雨催詩。
雨來沾席上,風急打船頭。
越女紅裙?jié)?,燕姬翠黛愁?/p>
纜侵堤柳系,幔宛浪花浮。
歸路翻蕭颯,陂塘五月秋。
落日放船好,輕風生浪遲。
竹深留客處,荷凈納涼時。
公子調冰水,佳人雪藕絲。
片云頭上黑,應是雨催詩。
雨來沾席上,風急打船頭。
越女紅裙?jié)?,燕姬翠黛愁?/p>
纜侵堤柳系,幔宛浪花浮。
歸路翻蕭颯,陂塘五月秋。
杜甫(712年—770年),字子美,漢族,本襄陽人,后徙河南鞏縣。自號少陵野老,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,與李白合稱“李杜”。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“小李杜”區(qū)別,杜甫與李白又合稱“大李杜”,杜甫也常被稱為“老杜”。
杜甫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,被后人稱為“詩圣”,他的詩被稱為“詩史”。后世稱其杜拾遺、杜工部,也稱他杜少陵、杜草堂。
杜甫創(chuàng)作了《春望》《北征》《三吏》《三別》等名作。乾元二年(759年)杜甫棄官入川,雖然躲避了戰(zhàn)亂,生活相對安定,但仍然心系蒼生,胸懷國事。雖然杜甫是個現實主義詩人,但他也有狂放不羈的一面,從其名作《飲中八仙歌》不難看出杜甫的豪氣干云。
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,他有“致君堯舜上,再使風俗淳”的宏偉抱負。杜甫雖然在世時名聲并不顯赫,但后來聲名遠播,對中國文學和日本文學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。杜甫共有約1500首詩歌被保留了下來,大多集于《杜工部集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