悲臺蕭颯石巃嵸,哀壑杈椏浩呼洶。中有萬里之長江,
回風(fēng)滔日孤光動。角鷹翻倒壯士臂,將軍玉帳軒翠氣。
二鷹猛腦徐侯穟,目如愁胡視天地。杉雞竹兔不自惜,
溪虎野羊俱辟易。鞲上鋒棱十二翮,將軍勇銳與之?dāng)场?/p>
將軍樹勛起安西,昆侖虞泉入馬蹄。白羽曾肉三狻猊,
敢決豈不與之齊。荊南芮公得將軍,亦如角鷹下翔云。
惡鳥飛飛啄金屋,安得爾輩開其群,驅(qū)出六合梟鸞分。
悲臺蕭颯石巃嵸,哀壑杈椏浩呼洶。中有萬里之長江,
回風(fēng)滔日孤光動。角鷹翻倒壯士臂,將軍玉帳軒翠氣。
二鷹猛腦徐侯穟,目如愁胡視天地。杉雞竹兔不自惜,
溪虎野羊俱辟易。鞲上鋒棱十二翮,將軍勇銳與之?dāng)场?/p>
將軍樹勛起安西,昆侖虞泉入馬蹄。白羽曾肉三狻猊,
敢決豈不與之齊。荊南芮公得將軍,亦如角鷹下翔云。
惡鳥飛飛啄金屋,安得爾輩開其群,驅(qū)出六合梟鸞分。
杜甫(712年—770年),字子美,漢族,本襄陽人,后徙河南鞏縣。自號少陵野老,唐代偉大的現(xiàn)實主義詩人,與李白合稱“李杜”。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“小李杜”區(qū)別,杜甫與李白又合稱“大李杜”,杜甫也常被稱為“老杜”。
杜甫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(yuǎn),被后人稱為“詩圣”,他的詩被稱為“詩史”。后世稱其杜拾遺、杜工部,也稱他杜少陵、杜草堂。
杜甫創(chuàng)作了《春望》《北征》《三吏》《三別》等名作。乾元二年(759年)杜甫棄官入川,雖然躲避了戰(zhàn)亂,生活相對安定,但仍然心系蒼生,胸懷國事。雖然杜甫是個現(xiàn)實主義詩人,但他也有狂放不羈的一面,從其名作《飲中八仙歌》不難看出杜甫的豪氣干云。
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,他有“致君堯舜上,再使風(fēng)俗淳”的宏偉抱負(fù)。杜甫雖然在世時名聲并不顯赫,但后來聲名遠(yuǎn)播,對中國文學(xué)和日本文學(xué)都產(chǎn)生了深遠(yuǎn)的影響。杜甫共有約1500首詩歌被保留了下來,大多集于《杜工部集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