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序豈常停,寒革春寖和。
始愛衣裘輕,相與車馬過。
車馬不畏遠,風(fēng)埃不畏多。
到門門有槐,槐上時鳥歌。
時鳥歌猶澀,主人當(dāng)謂何。
南開石榴軒,中置飲酒蠃。
食桉施黃金,饌炙厭白鵝。
漢糟槎頭美,吳羹成咄呵。
既醉或放言,抉莊引駘它。
縱論或好辨,排墨同孟軻。
日將將薄虞淵,執(zhí)策交相摩。
欲去舉大白,酌我苦大苛。
梅堯臣(1002年5月31日—1060年5月27日),字圣俞,世稱宛陵先生,漢族,宣州宣城(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區(qū))人。北宋著名現(xiàn)實主義詩人,給事中梅詢從子。
梅堯臣初以恩蔭補桐城主簿,歷鎮(zhèn)安軍節(jié)度判官。于皇祐三年(1051年)始得宋仁宗召試,賜同進士出身,為太常博士。以歐陽修薦,為國子監(jiān)直講,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,故世稱“梅直講”、“梅都官”。嘉祐五年(1060年),梅堯臣去世,年五十九。
梅堯臣少即能詩,與蘇舜欽齊名,時號“蘇梅”,又與歐陽修并稱“歐梅”。為詩主張寫實,反對西昆體,所作力求平淡、含蓄,被譽為宋詩的“開山祖師”。曾參與編撰《新唐書》,并為《孫子兵法》作注。另有《宛陵先生集》及《毛詩小傳》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