承明少休沐,建禮省文書。夜漏行人息,歸鞍落日馀。
懸知三五夕,萬戶千門辟。夜出曙翻歸,傾城滿南陌。
陌頭馳騁盡繁華,王孫公子五侯家。由來月明如白日,
共道春燈勝百花。聊看侍中千寶騎,強識小婦七香車。
香車寶馬共喧闐,個里多情俠少年。競向長楊柳市北,
肯過精舍竹林前。獨有仙郎心寂寞,卻將宴坐為行樂。
儻覺忘懷共往來,幸沾同舍甘藜藿。
承明少休沐,建禮省文書。夜漏行人息,歸鞍落日馀。
懸知三五夕,萬戶千門辟。夜出曙翻歸,傾城滿南陌。
陌頭馳騁盡繁華,王孫公子五侯家。由來月明如白日,
共道春燈勝百花。聊看侍中千寶騎,強識小婦七香車。
香車寶馬共喧闐,個里多情俠少年。競向長楊柳市北,
肯過精舍竹林前。獨有仙郎心寂寞,卻將宴坐為行樂。
儻覺忘懷共往來,幸沾同舍甘藜藿。
王維(701年-761年,一說699年—761年),河東蒲州(今山西運城)人,祖籍山西祁縣。唐朝著名詩人、畫家,字摩詰,號摩詰居士。
王維出身河東王氏,于開元十九年(731年)狀元及第。歷官右拾遺、監(jiān)察御史、河西節(jié)度使判官。唐玄宗天寶年間,王維拜吏部郎中、給事中。安祿山攻陷長安時,王維被迫受偽職。長安收復(fù)后,被責授太子中允。唐肅宗乾元年間任尚書右丞,故世稱“王右丞”。
王維參禪悟理,學莊信道,精通詩、書、畫、音樂等,以詩名盛于開元、天寶間,尤長五言,多詠山水田園,與孟浩然合稱“王孟”,有“詩佛”之稱。書畫特臻其妙,后人推其為南宗山水畫之祖。蘇軾評價其:“味摩詰之詩,詩中有畫;觀摩詰之畫,畫中有詩。”存詩400余首,代表詩作有《相思》、《山居秋暝》等。著作有《王右丞集》、《畫學秘訣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