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哉木枕與菅席,無耐當(dāng)興戴朝幘。
巷南巷北聞鍛聲,舍后舍前唯月色。
事國無功端未去,竹輿伊鴉猶昨日。
不見武林城里事,繁華夢覺生荊棘。
成壞由來幾古今,乾坤但可著山澤。
西湖已無金碧麗,雨抹晴妝尚娛客。
會當(dāng)休日一訪之,摩挲蒼蘚慰崖石。
只恐冷泉亭下水,發(fā)明白發(fā)增嘆息。
美哉木枕與菅席,無耐當(dāng)興戴朝幘。
巷南巷北聞鍛聲,舍后舍前唯月色。
事國無功端未去,竹輿伊鴉猶昨日。
不見武林城里事,繁華夢覺生荊棘。
成壞由來幾古今,乾坤但可著山澤。
西湖已無金碧麗,雨抹晴妝尚娛客。
會當(dāng)休日一訪之,摩挲蒼蘚慰崖石。
只恐冷泉亭下水,發(fā)明白發(fā)增嘆息。
陳與義(1090-1138),字去非,號簡齋,漢族,其先祖居京兆(今陜西西安),自曾祖陳希亮從眉州遷居洛陽,故為洛(今河南洛陽)人。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(1090年),卒于南宋宋高宗紹興八年(1138年)。北宋末、南宋初年的杰出詩人,同時(shí)也工于填詞。其詞存于今者雖僅十余首,卻別具風(fēng)格,尤近于蘇東坡,語意超絕,筆力橫空,疏朗明快,自然渾成,著有《簡齋集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