記燒燭、雁門高處。積雪封城,凍云迷路。添盡香煤,紫貂相擁、夜深語??嗪缭S,難和爾、凄涼句。一片望鄉(xiāng)愁,飲不醉,壚頭駝乳。無處,問長城舊主,但見武靈遺墓。沙飛似箭,亂穿向,草中狐兔。那能使、口北關(guān)南、更重作,并州門戶。且莫吊沙場,收拾秦弓歸去。
記燒燭、雁門高處。積雪封城,凍云迷路。添盡香煤,紫貂相擁、夜深語??嗪缭S,難和爾、凄涼句。一片望鄉(xiāng)愁,飲不醉,壚頭駝乳。無處,問長城舊主,但見武靈遺墓。沙飛似箭,亂穿向,草中狐兔。那能使、口北關(guān)南、更重作,并州門戶。且莫吊沙場,收拾秦弓歸去。
屈大均(1630—1696),初名邵龍,又名邵隆,號非池,字騷余,又字翁山、介子,號菜圃,漢族,廣東番禺人。明末清初著名學(xué)者、詩人,與陳恭尹、梁佩蘭并稱“嶺南三大家”,有“廣東徐霞客”的美稱。曾與魏耕等進行反清活動。后避禍為僧,中年仍改儒服。詩有李白、屈原的遺風(fēng),著作多毀于雍正、乾隆兩朝,后人輯有《翁山詩外》、《翁山文外》、《翁山易外》、《廣東新語》及《四朝成仁錄》,合稱“屈沱五書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