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首詩首四句憶昔,敘述綠珠初進石家并倍受石崇的憐愛;次四句指出綠珠悲劇命運的根本原因;最后四句,緊承前詩,敘寫綠珠的慘死,語言中充滿悲憤。全詩雖詠綠珠,實則借以抒發(fā)詩人對其侍婢窈娘的愛戀和對武承嗣的怨憤。詩分三節(jié),每四句一節(jié),意隨韻轉(zhuǎn),語調(diào)慷慨激昂,具有較強的藝術(shù)感染力。
前四句敘述綠珠入金谷園,得到石崇寵愛的情事。像石崇這樣的巨富,出于對聲伎的愛好,“明珠十斛買娉婷”本是常事;但在這里,著意表現(xiàn)的并非其一擲千金的豪舉,而是石崇對自己的重視和賞愛。
“此日”二句,將一個普通下層歌女的可喜可愛,由外表到內(nèi)心,都加以生動展現(xiàn)。這兩句分別從不同角度表現(xiàn)了男女雙方對愛情遇合的熱烈感情。復(fù)沓的句式加強了感情的表達。君憐我而我亦感君,正是日后以身相殉的感情基礎(chǔ)。
中間四句敘寫權(quán)豪勢力橫加壓迫,強取豪奪。先說石崇對自己閨中的聲伎并不秘藏,常將歌妓舞女的才藝展示給外人觀賞。而這,正成了致禍的直接根由,招致了“驕矜勢力”的橫加干求索要。這里用“意氣雄豪”“驕矜勢力”“非分理”“橫相干”等一系列感情色彩強烈的詞語,揭示出權(quán)豪勢力的驕矜自得、專橫無理、氣焰熏天的丑惡兇暴面目。表面上指孫秀,實際上指當(dāng)權(quán)的武承嗣,字里行間,充滿了強烈的怨憤之情。
最后四句,寫綠珠不忍辭石崇而去,決心以身相殉。 兩用“君”字,如面對石崇哀憤呼告。接著用“終不忍”一筆兜轉(zhuǎn),展示出內(nèi)心萬難割舍的深情。盡管不忍離去,卻又無法違抗,只能空自掩面飲泣,淚濕鉛粉而已。去既不忍,留亦無法,只有以身相殉。
末二句是綠珠墜樓前的內(nèi)心獨白,是誓死忠于愛情、反抗強暴的宣示。“百年離別”,即使最相愛的情侶之間,也終有離別之時,但這離別卻因橫暴勢力的“相干”不得不“在高樓”演出這極慘烈的一幕,卻是驚心動魄的悲劇。既然不能百年相守,只能“一旦紅顏為君盡”,用死來表明對所愛者的忠貞,對橫暴勢力的反抗了?!鞍倌辍迸c“一旦”鮮明對照,將誓死相殉的感情表現(xiàn)得更加強烈。這個結(jié)尾,是全詩感情的結(jié)穴和高度凝聚,沉痛憤激,直截決絕。
參考資料:
1、周嘯天主編.唐詩鑒賞辭典:商務(wù)印書館出版社,2012.01:第112-113頁
2、劉學(xué)鍇撰.唐詩選注評鑒 上卷:中州古籍出版社,2013.09:第59-62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