臺袞承嚴祀,傳呼出禁城。
扢壇將錯事,總駟暫觀耕。
盈止逾周頌,康哉葉舜賡。
滿篝登大穟,首種達初萌。
行馌家為黍,要朋戶捧罌。
川長應(yīng)萬耦,樹密盡三荊。
有相神休茂,多歡國譽榮。
馀糧充近甸,遺秉富陪京,
碓罷春梁熟。機閑織素成。
休牛鳴笛起,會績遠燈明。
路有遺金在,村無吠犬驚。
熙熙難遍紀,徒仰泰階平。
臺袞承嚴祀,傳呼出禁城。
扢壇將錯事,總駟暫觀耕。
盈止逾周頌,康哉葉舜賡。
滿篝登大穟,首種達初萌。
行馌家為黍,要朋戶捧罌。
川長應(yīng)萬耦,樹密盡三荊。
有相神休茂,多歡國譽榮。
馀糧充近甸,遺秉富陪京,
碓罷春梁熟。機閑織素成。
休牛鳴笛起,會績遠燈明。
路有遺金在,村無吠犬驚。
熙熙難遍紀,徒仰泰階平。
夏竦(985年—1051年),字子喬。別稱夏文莊、夏英公。江州德安(今屬江西)人。北宋大臣、古文字學家,夏承皓之子。初謚“文正”,后改謚“文莊”。
夏竦以文學起家,曾為國史編修官,也曾任多地官員,宋真宗時為襄州知州,宋仁宗時為洪州知州,后任陜西經(jīng)略、安撫、招討使等職。由于夏竦對文學的造詣很深,所以他的很多作品都流傳于后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