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折登山倚瘦筇,杏蹊眼纈早冬烘。
翠云遮斷神仙客,不許其間著倦翁。
滿山桃李鬧紅霞,曾約香山白鹿車。
堪笑東風(fēng)欺病客,攙先且到別人家。
小池玉尺躍清波,病不開尊奈爾何。
更倩棠漪吹柳岸,為君粘發(fā)醉顏酡。
帖中書督字,法當(dāng)為篤,
世間豈有不識字參寥子耶。應(yīng)世以文,
特師以文,特師之粗,
于此乎何拘,維以觀其書。
厚德如祁公,黃鐘大鏞,
和樂且雍。尊賢如六一,
朱弦疏越,三漢廟瑟。
道比志葉,不膠而漆。
雇中外之雖異,猶同堂而合席。
思遺跡而不可見,幸二賢為時出。
所以前乎此則致太平明效,后乎此則贊受遺之定冊。
既以廣元氣之運,亦以壽斯文之脈。
然則湍瀨無縱鱗,風(fēng)枝無寧翼。
涵養(yǎng)成就,見此輔弼,故后世尤得以歸功慶歷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