漢紀五 漢高后元年(甲寅,公元前187年)
冬季,高太后呂雉在朝議時,提出準備冊封幾位呂氏外戚為諸侯王,征詢右丞相王陵的意見,王陵回答說:“高帝曾與群臣殺白馬飲血盟誓:‘假若有不是劉姓的人稱王,天下臣民共同消滅他。’現(xiàn)在分封呂氏為王,不符合白馬之盟所約?!碧蠛懿桓吲d,又問左丞相陳平、太尉周勃,二人回答說:“高帝統(tǒng)一天下,分封劉氏子弟為王;現(xiàn)在太后臨朝管理國家,分封幾位呂氏為王,沒有什么不可以的?!碧舐犃撕芨吲d。朝議結束后,王陵責備陳平、周勃說:“當初與高皇帝飲血盟誓時,你們二位不在場嗎?現(xiàn)在高帝駕崩了,太后以女主當政,要封呂氏為王,你們即使是要逢迎太后意旨而背棄盟約,可又有何臉面去見高帝于地下呢?”陳平、周勃對王陵說:“現(xiàn)在,在朝廷之上當面諫阻太后,我二人確實不如您;可將來安定國家,確保高祖子孫的劉氏天下,您卻不如我二人?!蓖趿隉o言答對。十一月,甲子(疑誤),太后明升王陵為皇帝的太傅,實際上剝奪了他原任右丞相的實權;王陵于是稱病,被免職歸家。
太后升左丞相陳平為右丞相;任命辟陽侯審食其為左丞相,但不執(zhí)行左丞相的職權,只負責管理宮廷事務,同郎中令一樣。但審食其早就得太后寵幸,公卿大臣都要通過審食其裁決政事。
太后對趙堯當年為高祖設謀保全趙王劉如意之事,一直耿耿于懷,便借故羅織罪名,罷免了他御史大夫的官職。
上黨郡的郡守任敖,曾做過沛縣的獄吏,對太后有恩德,太后就任用任敖為御史大夫。
太后追尊其去世的父親臨泗侯呂公為宣王,追尊其兄周呂令武侯呂澤為悼武王,打算以此作為分封呂氏為王的開端。
春季,正月,太后下令廢除“三族罪”和“妖言令”。
夏季,四月,太后的女兒魯元公主去世,封公主之子張偃為魯元王,議定公主的謚號為魯元太后。
辛卯(二十八日),太后晉封號稱是孝惠帝之子的劉山為襄城侯,劉朝為軹侯,劉武為壺關侯。
太后圖謀分封呂氏為王,為了安撫劉氏宗室,就先立號稱是孝惠帝之子的劉強為淮陽王,劉不疑為恒山王。又指使宦官大謁者張釋,委婉巧妙地向大臣們說明太后分封呂氏為王的本意。于是,大臣們識趣地奏請?zhí)罅⒌课渫鯀螡傻拈L子酈侯呂臺為呂王,把屬于齊國的濟南郡割出來,另立為呂國。
五月,丙申(初四),趙王宮中的叢臺,發(fā)生了火災。
秋天,桃樹、李樹都不合時令地開了花。
二年(乙卯,公元前186年)
冬季,十一月,呂肅王呂臺去世。
春季,正月,乙卯(二十七日),發(fā)生大地震;羌道、武都道山體崩裂。
夏季,五月丙申(初九),太后封楚元王之子劉郢客為上邳侯,封齊悼惠王之子劉章為朱虛侯,令二人入宮擔任侍衛(wèi),并把呂祿的女兒嫁給劉章為妻。
六月丙戌晦(三十日),出現(xiàn)日食。
秋季,七月,恒山哀王劉不疑去世。
朝廷下令,發(fā)行八銖錢。
癸丑(二十七日),太后晉封原襄成侯劉山為恒山王,并為他改名劉義。
三年(丙辰,公元前185年
夏季,長江、漢水泛濫成災,淹沒了四千多戶人家。
秋季,星星在白晝出現(xiàn)。
伊水、洛水泛濫,沖毀了一千六百多戶人家的房屋。汝水泛濫,沖毀了八百戶人家的房屋。
四年(丁巳,公元前184年)
春季,二月,癸未(初七),太后封立號稱為孝惠帝之子的劉太為昌平侯。
夏季,四月,丙申(二十一日),太后封立她的妹妹呂為臨光侯。
少帝漸漸長大,自知并非惠帝張皇后的兒子,就發(fā)牢騷說:“皇后怎么能殺了我的生身之母而冒充我的母親!我成人之后,就要復仇!”太后得知,就把少帝幽禁于后宮的永巷中,宣稱少帝患病。任何人不得與少帝相見。太后告訴群臣說:“如今皇帝長期患病不愈,精神失常,不能繼承皇統(tǒng)治理天下了;應該另立皇帝。”群臣都頓首回答:“皇太后的旨意,是為天下百姓著想,對于安宗廟、保國家必定產(chǎn)生深遠影響;群臣頓首奉詔?!庇谑蔷蛷U掉少帝,并暗中殺死。五月,丙辰(十一日),太后立恒山王劉義為皇帝,改名為劉弘。由于太后稱制治理天下,所以新皇帝即位不稱元年。太后立軹侯劉朝為恒山王。
這一年,太后任命平陽侯曹為御史大夫。
有關官員奏請?zhí)蠼鼓显絿年P市中的鐵器輸出。南越王趙佗說:“高帝立我為王,使節(jié)往來,貿易不斷?,F(xiàn)在高后聽信讒言,視我南越為蠻夷之國,禁絕物品貿易交流;這一定是長沙王的計謀,他想倚仗朝廷的勢力擊滅我南越國,統(tǒng)治長沙和南越兩國之地,自己立功。”
五年(戊午,公元前183年
春季,趙佗自稱南越武帝,發(fā)兵進攻長沙國,打敗幾個縣的守軍之后離去。
秋季,八月,淮陽王劉強去世,太后立壺關侯劉武為淮陽王。
九月,征發(fā)河東郡和上黨郡的騎兵,屯守北地郡。
朝廷首次下令實行戍卒每年一輪換的制度。
六年(己未,公元前182年)
冬季,十月,太后因為呂王呂嘉在生活上驕恣亂法,廢其王位。十一月,太后改立呂肅王呂臺的弟弟呂產(chǎn)為呂王。
春季,星星白晝出現(xiàn)于天空。
夏季,四月,丁酉(初三),大赦天下。
太后封朱虛侯劉章的弟弟劉興居為東牟侯,又詔令他參預宮廷宿衛(wèi)。
匈奴侵略狄道,進攻阿陽。
朝廷下令,發(fā)行五分錢。
宣平侯張敖去世,賜謚號為魯元王。
七年(庚申,公元前181年)
冬季,十二月,匈奴發(fā)兵進攻狄道,擄掠去兩千多人。
春季,正月,太后召趙幽王劉友進京。劉友娶呂家之女為王后,但不愛她,而愛其他姬妾。這位呂姓王后一怒之下,離開趙國,向太后誣告劉友說:“趙王曾說:‘呂氏怎么能稱王!待太后百年之后,我必定擊滅呂氏?!碧笠虼苏仝w王。趙王劉友到京,被安置于官邸中,見不到太后。太后令衛(wèi)士包圍其官邸,斷絕飲食供應;趙國群臣有悄悄去給劉友偷送飲食的,一概逮捕論罪。丁丑(十八日),趙王劉友餓死,按平民的禮儀,葬于長安城外的平民墓地。
己丑(三十日),發(fā)生日食,白晝之時一片晦暗。太后很厭惡這次日食,對左右侍從說:“這是因為我而發(fā)生的!”
二月,太后改封梁王劉恢為趙王,改封呂王呂產(chǎn)為梁王。梁王呂產(chǎn)并不到封國去,而在朝中做皇帝太傅。
秋季,七月,丁巳(疑誤),太后立平昌侯劉太為濟川王。
呂之女是將軍、營陵侯劉澤的妻子。劉澤是高祖的遠支堂弟。齊人田生為劉澤向大謁者張卿說:“太后封諸呂為王,諸位大臣并不全都心服。營陵侯劉澤,在劉氏宗室中年齡最長,如果你現(xiàn)在能向太后建議封劉澤為王,那么,呂氏受封為王的格局就會更加穩(wěn)定了?!睆埱淙雽m報告太后,太后以為很有道理,就分割齊國的瑯邪郡為諸侯國,封劉澤做了瑯邪王。
趙王劉恢自從被改封到趙地之后,心情郁郁不樂。太后把呂產(chǎn)的女兒配給劉恢為王后,王后左右從官都是呂氏,擅權干政,并暗地監(jiān)視趙王言行,趙王不能自做主張,處處受制。趙王所寵愛的一個美姬,也被王后派人用毒酒毒死。六月,趙王劉恢無法克制悲憤而自殺。太后聞知此事,認為趙王因一婦人而輕棄事奉宗廟的大禮,不許他的后人繼承趙國王位。
這一時期,諸呂把持朝政;朱虛侯劉章,年方二十,身強力壯,對劉氏宗室不能執(zhí)掌政權心懷不滿。他曾經(jīng)在后宮侍奉太后參加酒宴,太后令劉章為監(jiān)酒官。劉章自己請求說:“我本是將門之后,請?zhí)笤试S我按軍法監(jiān)酒?!碧蠡卮穑骸翱梢?。”酒酣之時,劉章請求吟唱一首《耕田歌》;太后準許。劉章吟唱道:“深耕播種,株距要疏;不是同種,揮鋤鏟除!”太后知其歌中所指,默然無語。一會兒,參加宴席的諸呂中有一人醉酒,避席離去,劉章追上來,拔劍斬了此人,還報太后說:“有一人逃酒而走,我以軍法將他處斬!”太后及左右人等都大吃一驚,但因業(yè)已同意他以軍法監(jiān)酒,也就無法將他治罪;于是散度。從此之后,諸呂都很懼怕朱虛侯劉章,即便是朝廷大臣也都要倚重他,劉氏宗室的勢力由此而增強。
陳平擔憂諸呂橫暴,自己又無力制止,恐怕大禍臨頭,曾獨居靜室,苦思對策。恰在此時陸賈來訪,未經(jīng)通報直入室中坐下,陳丞相正苦思冥想,竟未察覺。陸賈說:“丞相思慮何事,竟然如此全神貫注!”陳平說:“先生猜測我思慮何事?”陸賈說:“您富貴無比,不會有什么欲望了;但是,您卻有憂慮,不外乎是擔心諸呂和皇上年幼罷了?!标惼秸f:“先生猜得對。此事應該怎么辦呢?”陸賈說:“天下安,注意相;天下危,注意將。將與相關系和諧,士人就會歸附;天下即使有重大變故,大權也不會被瓜分。安定國家的根本大計,就在你們二位文武大臣掌握之中。我曾想對太尉絳侯周勃說明這一利害關系,絳侯平素與我常開玩笑,不會重視我的話。丞相為何不與太尉交好,密崐切聯(lián)合呢!”接著陸賈為陳平謀劃將來平定諸呂的幾個關鍵問題。陳平采納陸賈的計謀,用五百斤黃金為絳侯周勃祝壽,舉辦豐盛的宴席,太尉周勃也以同樣的禮節(jié)回報。陳平與周勃互相緊密團結,呂氏圖謀篡國的心氣漸漸衰減。陳平送給陸賈一百個奴婢、五十乘車馬、五百萬錢做為飲食費。
太后派使臣告知代王劉恒,準備改封他到趙國為王。代王謝絕了,自稱愿守代地邊境。于是,太后封立其兄之子呂祿為趙王,追尊呂祿的父親建成侯呂釋之為趙昭王。
九月,燕王劉建去世;劉建本有美人所生一子,太后派人將其子殺死。燕國被廢除。
太后派遣隆慮侯周灶領兵進攻南越國。
八年(辛酉,公元前180年)
冬季,十月,辛丑(疑誤),太后封立呂肅王之子東平侯呂通為燕王;封呂通之弟呂莊為東平侯。
三月,太后參加了除惡的祭儀后還宮,途經(jīng)軹道,見到類似于灰狗的動物,猛撲太后腋窩,轉眼間消失不再出現(xiàn)。太后令人占卜此事,回答說:“這是趙王劉如意在鬧鬼?!睆拇?,太后腋窩傷痛不止。
太后因為外孫魯王張偃年少孤弱,夏季,四月,丁酉(十五日),封張敖姬妾所生二子張侈為新都侯、張壽為樂昌侯,以輔助魯王張偃。太后又封中大謁者張釋為建陵侯,以獎賞他從前勸大臣奏請封立諸呂為王的功勞。
長江、漢水泛濫成災,沖毀了一萬多戶百姓家園。
秋季,七月,太后病重,于是下令任命趙王呂祿為上將軍,統(tǒng)領北軍;呂王呂產(chǎn)統(tǒng)領南軍。太后告誡呂產(chǎn)、呂祿說:“封立呂氏為王,大臣心中多不服。我就要去世,皇帝年幼,恐怕大臣們乘機向呂氏發(fā)難。你們務必要統(tǒng)率禁軍,嚴守宮廷,千萬不要為送喪而輕離重地,以免被人所制!”辛巳(三十日),太后去世,留下遺詔:大赦天下,命呂王呂產(chǎn)為相國,以呂祿之女為皇后。高后喪事處理完畢,朝廷改任左丞相審食其為皇帝太傅。
諸呂打算作亂,因懼怕大臣周勃、灌嬰等人,未敢貿然行事。朱虛侯劉章娶呂祿之女為妻,所以得知呂氏的陰謀,就暗中派人告知其兄齊王劉襄,讓齊王統(tǒng)兵西征,朱虛侯、東牟侯為他做內應,圖謀誅除呂氏,立齊王為皇帝。齊王就與他舅父駟鈞、郎中令祝午、中尉魏勃暗中密謀發(fā)兵。齊相召平反對舉兵。八月,丙午(二十六日),齊王準備派人殺國相召平;召平得知,就發(fā)兵包圍了王宮。魏勃欺騙召平說:“齊王沒有漢朝廷的發(fā)兵虎符,就要發(fā)兵,崐這是違法的。您發(fā)兵包圍了齊王本是對的,我請求為您帶兵入宮軟禁齊王?!闭倨叫乓詾檎?,讓魏勃指揮軍隊。魏勃掌握統(tǒng)兵權之后,就命令包圍相府;召平自殺。于是,齊王命駟鈞為相,魏勃為將軍,祝午為內史,征發(fā)齊國的全部兵員。
齊王派祝午到東面的瑯邪國,欺騙瑯邪王劉澤說:“呂氏在京中發(fā)動變亂,齊王發(fā)兵,準備西入關中誅除呂氏。齊王因為自己年輕,又不懂得軍旅戰(zhàn)陣之事,自愿把整個齊國聽命于大王的指揮。大王您在高祖時就已統(tǒng)兵為將,富有軍事經(jīng)驗;請大王光臨齊都臨淄,與齊王面商大事。”瑯邪王信以為真,迅速趕往臨淄見齊王。齊王乘機扣留了瑯邪王,而指令祝午全部征發(fā)瑯邪國的兵員,一并由自己統(tǒng)領?,樞巴鯇R王說:“大王是高皇帝的嫡長孫,應當立為皇帝;現(xiàn)在朝中大臣對立誰為帝猶豫不定,而我在劉氏宗室中年齡最大,大臣們本當?shù)戎晌覜Q定擇立皇帝的大計?,F(xiàn)在大王留我在此處,我無所作為,不如讓我入關計議立帝之事。”齊王認為他說得有道理,就準備了許多車輛為瑯邪王送行?,樞巴踝吆?,齊王就出兵向西攻濟南國;齊王還致書于各諸侯王,歷數(shù)呂氏的罪狀,表明自己起兵滅呂的決心。
相國呂產(chǎn)等人聞訊齊王舉兵,就派潁陰侯灌嬰統(tǒng)兵征伐。灌嬰率軍行至滎陽,與其部下計議說:“呂氏在關中手握重兵,圖謀篡奪劉氏天下,自立為帝。如果我們現(xiàn)在打敗齊軍,回報朝廷,這就增強了呂氏的力量。”于是,灌嬰就在滎陽屯兵據(jù)守,并派人告知齊王和諸侯,約定互相聯(lián)合,靜待呂氏發(fā)起變亂,即一同誅滅呂氏。齊王得知此意,就退兵到齊國的西部邊界,待機而動。
呂祿、呂產(chǎn)想發(fā)起變亂,但內懼朝中絳侯周勃、朱虛侯劉章等人,外怕齊國和楚國等宗室諸王的重兵,又恐手握軍權的灌嬰背叛呂氏,打算等灌嬰所率漢兵與齊軍交戰(zhàn)之后再動手,所以猶豫未決。
此時,濟川王劉太、淮陽王劉武、常山王劉朝及魯王張偃,都年幼,沒有就職于封地,居住于長安;趙王呂祿、梁王呂產(chǎn)分別統(tǒng)率南軍和北軍,都是呂氏一黨。列侯群臣沒有人能自保安全。
太尉絳侯周勃手中沒有軍權。曲周侯酈商年老有病,其子酈寄與呂祿交好。絳侯就與丞相陳平商定一個計策,派人劫持了酈商,讓他兒子酈寄去欺騙呂祿說:“高帝與呂后共同安定天下,立劉氏九人為諸侯王,立呂氏三人為諸侯王,都是經(jīng)過朝廷大臣議定的,并已向天下諸侯公開宣布,諸侯都認為理應如此?,F(xiàn)在太后駕崩,皇帝年幼,您身佩趙王大印,不立即返回封國鎮(zhèn)守,卻出崐任上將,率兵留在京師,必然會受到大臣和諸侯王的猜忌。您為何不交出將印,把軍權還給太尉,請梁王歸還相國大印給朝廷,您二人與朝廷大臣盟誓后各歸封國?這樣,齊兵必會撤走,大臣也得以心安,您高枕無憂地去做方圓千里的一國之王,這是造福于子孫萬代的事。”呂祿相信了酈寄的計謀,想把軍隊交給太尉統(tǒng)率;派人把這個打算告知呂產(chǎn)及呂氏長輩,有人同意,有人反對,計策猶豫未決。
呂祿信任酈寄,經(jīng)常結伴外出游獵,途中曾前往拜見其姑母呂。呂大怒說:“你身為上將而輕易地離軍游獵,呂氏如今將無處容身了!”呂把家中的珠玉、寶器全拿出來,拋散到堂下,說:“不要為別人守著這些東西了!”
九月,庚申(初十)清晨,行使御史大夫職權的平陽侯曹,前來與相國呂產(chǎn)議事。郎中令賈壽出使齊國返回,批評呂產(chǎn)說:“大王不早些去封國,現(xiàn)在即便是想去,還能夠嗎!”賈壽把灌嬰已與齊、楚兩國聯(lián)合欲誅滅呂氏的事告訴了呂產(chǎn),并且催呂產(chǎn)迅速入據(jù)皇宮,設法自保。平陽侯曹聽到了賈壽的話,快馬加鞭,趕來向丞相和太尉報告。
太尉想進入北軍營壘,但被阻止不得入內。襄平侯紀通負責典掌皇帝符節(jié),太尉便命令他持節(jié),偽稱奉皇帝之命允許太尉進入北軍營壘。太尉又命令酈寄和典客劉揭先去勸說呂祿:“皇帝指派太尉代行北軍指揮職務,要您前去封國。立即交出將印,告辭赴國!否則,將有禍事發(fā)生!”呂祿認為酈寄不會欺騙自己,就解下將軍印綬交給典客劉揭,而把北軍交給太尉指揮。太尉進入北軍時,呂祿已經(jīng)離去。太尉進入軍門,下令軍中說:“擁護呂氏的袒露右臂膀,擁護劉氏的袒露左臂膀!”軍中將士全都袒露左臂膀。太尉就這樣取得了北軍的指揮權。但是,還有南軍未被控制。丞相陳平召來朱虛侯劉章輔佐太尉。太尉令朱虛侯監(jiān)守軍門,又令平陽侯曹告訴統(tǒng)率宮門禁衛(wèi)軍的衛(wèi)尉說:“不許相國呂產(chǎn)進入殿門!”
呂產(chǎn)不知呂祿已離開北軍,進入未央宮,準備作亂。呂產(chǎn)來到殿門前,無法入內,在殿門外徘徊往來。平陽侯恐怕難以制止呂產(chǎn)入宮,策馬告知太尉。太尉還怕未必能戰(zhàn)勝諸呂,沒敢公開宣稱誅除呂氏,就對朱虛侯說:“立即入宮保衛(wèi)皇帝!”朱虛侯請求派兵同往,太尉撥給他一千多士兵。朱虛侯進入未央宮門,見到呂產(chǎn)正在廷中。時近傍晚,朱虛侯立即率兵向呂產(chǎn)沖擊,呂產(chǎn)逃走。天空狂風大作,因此呂產(chǎn)所帶黨羽親信慌亂,都不敢接戰(zhàn)搏斗;朱虛侯等人追逐呂產(chǎn),在郎中府的廁所中將呂產(chǎn)殺死。朱虛侯已殺呂產(chǎn),皇帝派謁者持皇帝之節(jié)前來慰勞朱虛侯。朱虛侯要奪皇帝之節(jié),謁者不放手,朱虛侯就與持節(jié)的謁者共乘一車,憑著皇帝之節(jié),驅車疾馳,斬長樂衛(wèi)尉呂更始。事畢返回崐,馳入北軍,報知太尉。太尉起立向朱虛侯拜賀說:“最令人擔憂的就是呂產(chǎn)?,F(xiàn)在呂產(chǎn)被殺,天下已定!”于是,太尉派人分頭逮捕所有呂氏男女,不論老小一律處斬。辛酉(十一日),捕斬呂祿,將呂亂棒打死,派人殺燕王呂通,廢除魯王張偃。戊辰(十八日),改封濟川王劉太為梁王,派朱虛侯劉章去告知齊王,呂氏已被誅滅,令齊罷兵。
灌嬰駐扎滎陽,聞知魏勃原先教唆齊王舉兵,便派人召魏勃來見,加以責問。魏勃回答說:“家中失火的時候,哪有空閑時間先請示長輩而后才救火呢!”隨即退立一旁,兩腿顫抖不止,嚇得說不出話來,直到最后也說不出別的話,為自己辯解。灌將軍仔細審視魏勃,笑著說:“人說魏勃武勇,其實不過是個狂妄而平庸的人罷了,能有什么作為呢!”于是赦免魏勃不加追究。灌嬰所統(tǒng)率的軍隊也從滎陽撤回長安。
班固贊曰:孝文帝時,天下人都批評酈寄出賣朋友。所謂出賣朋友,是指見利忘義。至于酈寄,他的父親本是漢室開國功臣,而且又被周勃等人劫持;酈寄的行為,雖使朋友呂祿被殺,卻安定了國家,顧全了君臣父子的倫理大義,還是可以的。
諸位大臣暗地共同商量說:“少帝和梁王、淮陽王、恒山王,都不真是孝惠帝的兒子,當年呂后設計取他人的兒子,殺死他們的生母,把他們收養(yǎng)在后宮中,令孝惠帝認做兒子,立為繼承人和諸侯王,用來加強呂氏的力量?,F(xiàn)在,呂氏已被滅族,但呂氏所立的人,很快就要長大,等他們掌握實權,我們恐怕都要被滅族!不如從諸侯王中另選最賢者立為皇帝?!庇腥苏f:“齊王,是高帝的長孫,可立他為帝?!贝蟪紓兌颊f:“呂氏正因為外戚強橫,幾乎危及皇帝宗廟,摧殘功臣,現(xiàn)在齊王的舅舅駟鈞,為人暴惡好像戴著冠帽的老虎,假若立齊王為帝,駟鈞一族就會成為第二個呂氏。代王是高帝在世諸子中年齡最大的一位,為人仁孝寬厚,太后薄氏一家謹慎溫良。立年長的本來就名正言順,更何況代王又以仁孝而聞名于天下呢!”于是,大臣們共同議定擁立代王為帝,并暗地派人召代王入京。
代王就此征詢左右親信大臣意見,郎中令張武等人說:“漢廷大臣都是當年高帝開國時的大將,精通軍事,多有詭詐奇計。這些人的愿望并不止于已有的權位,只是畏懼高帝、呂太后的嚴威罷了?,F(xiàn)在,他們已誅除諸呂,剛喋血京師,此來以迎接大王為名,實在不可輕信。希望大王自稱有病,不要前去長安,靜觀政局變化?!敝形舅尾齾s說:“各位的意見都是錯誤的。當年,秦失去了政權,諸侯、豪杰蜂擁而起,自以為可以得天下的人,數(shù)以萬計,但最后登上天子之位的是劉氏;天下人不敢再有稱帝的奢望,這是第一條。高帝分封子弟為諸侯王,封地犬牙交錯,可以控制天下,這就是所謂宗族穩(wěn)如磐石,天下人信服它的強大,這是第二條。漢朝建立之后,廢除秦的苛政,簡省法令,推行德政,百姓安居樂業(yè),很難動搖,這是第三條。以呂太后的威嚴,封立呂氏三人為王,獨掌大權專制朝政,然而,太尉僅憑一個符節(jié),進入北軍一呼,軍士全都左袒,擁護劉氏,背叛諸呂,終于消滅了呂氏。劉氏的帝位,來源于天授,不是靠人力爭奪而得?,F(xiàn)在,即使大臣另有異謀,百姓也不會為其所用,他們的黨羽難道能夠統(tǒng)一嗎!現(xiàn)在,朝內有朱虛侯、東牟侯這樣的宗室大臣,外面又畏懼吳、楚、淮陽、瑯邪、齊、代等強大的宗室諸國,大臣諒必不敢另生他念。高帝諸子,現(xiàn)在只有淮南王與大王健在,大王又年長,天下人都知道您的賢圣仁孝,所以大臣們順應天下人之心,要迎立大王為皇帝。大王不必猜疑!”代王稟報太后商議此事,猶豫未定。卜問兇吉,得到了“大橫”的征兆,所得卜辭說:“橫線直貫多強壯,我做天王,夏啟的事業(yè)得到光大發(fā)揚?!贝跽f:“我本來就是王了,又做什么王?”占卜的人說:“所謂天王,是指天子?!庇谑?,代王派太后之弟薄昭前去拜見絳侯。絳侯等人向薄昭詳細說明迎立代王為帝的本意。薄昭還報代王說:“迎立之事是真實的,沒有什么可疑之處。”代王就笑著對宋昌說:“果然如您所說。”
代王于是命令宋昌做為自己的陪乘,同車而行,張武等六人乘坐官府驛車,一起隨代王到長安。行至高陵縣,暫停休整,代王命宋昌先馳入長安觀察動靜。宋昌行至渭橋,丞相及以下百官都來迎接。宋昌回來報告。代王馳車趕到渭橋,群臣跪拜進見,俯首稱臣,代王下車還禮。太尉周勃近前說:“希望與您單獨談話?!彼尾卮鹫f:“您要說的,如果是公事,就公開說;如果是私事,做王的人是沒有私情的。”太尉才跪下,呈上天子所專用的璽和符,代王辭謝說:“到代國官邸再商量此事?!?
閏九月,己酉晦(二十九日),代王劉恒進入都城長安,住在長安的代國官邸,朝廷群臣都護送到官邸。丞相陳平等人再次跪拜啟奏說:“劉弘等人都不是孝惠帝的兒子,不應侍奉宗廟做天子。大王是高帝的年長之子,應繼承皇統(tǒng)。我們恭請大王登基做皇帝!”代王謙遜地按賓主的禮儀面向西,辭謝了三次,又按君臣之儀面向南,辭謝了兩次,于是,即皇帝位;群臣按朝見皇帝的禮儀和官秩高低排班侍立。
有司分部誅滅梁、淮陽、恒山王及少帝于邸。文帝還坐前殿,夜,下詔書赦天下。
太宗孝文皇帝上元年(壬戌、前179)
冬,十月,庚戌,徙瑯邪王澤為燕王;封趙幽王子遂為趙王。
陳平謝?。簧蠁栔?,平曰:“高祖時,勃功不如臣,及誅諸呂,臣功亦不如勃;愿以右丞相讓勃?!笔辉?,辛巳,上徙平為左丞相,太尉勃為右丞相,大將軍灌嬰為太尉。諸呂所奪齊、楚故地,皆復與之。
丞相的職務讓給周勃擔任?!笔辉?,辛巳(初八),文帝將陳平調任為左丞相,任命太尉周勃為右丞相,大將軍灌嬰為太尉。文帝還下令,把呂后當政時割奪齊、楚兩國封立諸呂的封地,全部歸還給齊國和楚國。
朝廷對誅滅諸呂的人論功行賞,右丞相周勃以下,都被增加封戶和賜金,數(shù)量各有差別。絳侯周勃散朝時小步疾行退出,十分得意;文帝對絳侯以禮相待,很為恭敬,經(jīng)常目送他退朝。擔任郎中的安陵人袁盎諫阻文帝說:“諸呂驕橫謀反,大臣們合作將呂氏誅滅。那時,丞相身為太尉,掌握兵權,才天緣湊巧建立了這番功勞?,F(xiàn)在,丞相好像已有對人主驕矜的神色,陛下卻對他一再謙讓;臣子和君主都有失禮節(jié),我私下認為陛下不該如此!”以后朝會時,文帝越來越莊重威嚴,丞相周勃也就越來越敬畏。
十二月,文帝下詔說:“法律,是治理天下的依據(jù)。現(xiàn)在的法律對違法者本人做了處罰之后,還要株連到他本來沒有犯罪的父母、妻子、兄弟,以至將他們收為官奴婢,朕認為這樣的法律十分不可取!自今以后廢除各種收罪犯家屬為奴婢及各種相連坐的律令!”
春季,正月,有關官員請求文帝早日確立太子。文帝說:“朕已不德,不能博求天下賢圣有德的人,將帝位禪讓給他,而又說‘早立太子’,這是加重我的不德行為;還是暫緩議定吧!”有關官員說:“預先確立太子,是為了尊重宗廟和國家,不忘天下。”文帝說:“楚王,是我的叔父;吳王,是我的兄長;淮南王,是我的弟弟;難道他們不是早就存在的繼承人嗎?如果我現(xiàn)在不選擇賢能之人為帝位繼承人,而說必須傳位給兒子,世人將認為我忘記了崐賢能有德的人,而專私于自己的兒子,這不是以天下為重的作法!”有關官員堅持請求說:“古代殷、周建國之后,都經(jīng)歷了 一千多年的長治久安,它們都采用了早立太子的制度;天子必須從兒子之中確立繼承人,這是由來已久的了。高帝平定天下而為漢室太祖,應當子孫相傳世代不絕,如果現(xiàn)在舍棄了理應繼承的皇子,不立太子,而另從諸侯王和宗室中選擇繼承人,這是違背高帝愿望的。在皇子之外另議繼承人是不應該的。陛下諸子中,以劉啟年齡最大,他為人純厚仁慈,請陛下立劉啟為太子?!蔽牡壑链瞬磐獬枷碌淖嗾?。
三月,立太子生母竇氏為皇后。竇皇后是清河郡觀津縣人。她有位弟弟竇廣國,字少君,幼年時被人拐賣,先后轉換了十多家,聽說竇氏被立為皇后,便上書自言身世。竇皇后召見他,核驗詢問,證實無誤,就賜給他大量的田宅和金錢,與其兄長君在長安安家居住。絳侯、灌將軍等人議論說:“我等不 死,命運就將取決于此兩人。他們兩人出身微賤,不可不為他們慎選師傅和賓客;否則,他們又有可能效法呂氏以外戚專權,這是大事!”于是,大臣們從士人中精選有節(jié)行的人與二人同住。竇長君、竇少君由此成為退讓君子,不敢 以皇后至親的尊貴地位對人驕矜。
文帝下詔救濟鰥、寡、孤、獨和窮困的人。文帝還下令:“年齡八十歲以上者,每月賜給米、肉、酒若干;年齡九十歲以上的老人,另外再賜給帛和絮。凡是應當賜給米的,各縣的縣令要親自檢查,由縣丞或縣尉送米上門;賜給不滿九十歲的老人的東西,由嗇夫、令史給他們送去;郡國二千石長官要派出負責監(jiān)察的都吏,循環(huán)監(jiān)察所屬各縣,發(fā)現(xiàn)不按詔書辦理者給以責罰督促。”
楚元王劉交去世。
夏季,四月,齊國、楚國發(fā)生地震,二十九座山在同一天中崩裂,大水潰涌而出。
這時,有人向皇帝進獻日行千里的寶馬。漢文帝說:“每當天子出行,前有鸞旗為先導,后有屬車做護衛(wèi),平時出行,每日行程不超過五十里,率軍出行,每日只走三十里;朕乘坐千里馬,能先單獨奔到何處呢?”于是,文帝把馬還給了進獻者,并給他旅途費用;接著下詔說:“朕不接受貢獻之物。命令全國不必要求前來進獻?!?
文帝即位,先對天下普施恩惠,遠近的諸侯和四夷部族與朝廷的關系都很融洽;然后,文帝才表彰和賞賜跟隨他從代國來京的舊部功臣,封立宋昌為壯武侯。
文帝越來越明習國家政事。朝會時,文帝問右丞相周勃說:“全國一年內判決多少案件?”周勃謝罪說不知道;文帝又問:“一年內全國錢谷收入有多少?”周勃又謝罪說不知道;緊張和慚愧之下,周勃汗流浹背。文帝又問左丞相陳平。陳平說:“有專門主管這些事務的官員。”文帝問:“由誰主管?”陳平回答:“陛下如果要了解訴訟刑案,應該責問廷尉;如果要了解錢谷收支,應該責問治粟內史?!蔽牡壅f:“假若各事都有主管官吏,那么您是負責什么事情的呢?”陳平謝罪說:“陛下由于不知道我的平庸低能,任命我為宰相。宰相的職責,對上輔佐天子,理通陰陽,順應四季變化;對下使萬物各得其所;對外安撫四夷和諸侯,對內使百姓歸附,使卿大夫各自得到能發(fā)揮其專長的職務?!蔽牡圻@才贊好。右丞相周勃極為慚愧,退朝之后責備陳平說:“就是您平素不教我如何回答!”陳平笑著說:“您身為宰相,卻不知宰相的職責是什么嗎?況且,如果陛下問長安城中有多少盜賊,您能勉強回答嗎?”由此,絳侯周勃自知能力比陳平差得很遠。過了一段時間,有人勸周勃說:“您誅滅呂氏,扶立代王為帝,威名震動天下?,F(xiàn)在您接受朝廷厚賞,擔任職位尊崇的右相,時間一長,將要大禍臨頭了?!敝懿矠樽约簱鷳n,就自稱有病,請求辭去丞相職務,文帝批準了他的請求。秋季,八月,辛未(二十日),文帝罷免了右丞相周勃,左丞相陳平一人擔任丞相。
當初,隆慮侯周灶領兵進攻南越國,正值暑熱潮濕,士卒中流行瘟疫,軍隊無法越過陽山嶺。過了一年多,高后去世,便撤兵了。趙佗乘此機會,用兵威脅迫并以財物引誘閩越、西甌、駱,使它們歸屬南越統(tǒng)治。南越國東西長達萬余里,趙佗乘坐供天子專用的黃屋左纛車,自稱皇帝,與漢朝皇帝相同。
漢文帝于是下令,為趙佗在真定的父母親的墳墓設置專司守墓的民戶,按每年四季祭祀;又召來趙佗的兄弟,用尊貴的官位和豐厚的賞賜表示優(yōu)寵。文帝又派遣陸賈出使南越國,帶去文帝致趙佗的一封書信,信中說:“朕是高皇帝側室所生之子,被安置于外地,在北方代地做藩王。因路途遼遠,加上我眼界不開闊,樸實愚魯,所以那時沒有與您通信問侯。高皇帝不幸去世,孝惠帝也去世了;高后親自裁決國政,晚年不幸患病,諸呂乘機謀反,幸虧有開國功臣之力,誅滅了呂氏。朕因無法推辭諸侯王、侯和百官的擁戴,不得不登基稱帝,現(xiàn)已即位。前不久,得知大王曾致書于將軍隆慮侯周灶,請求尋找您的親兄弟,請求罷免長沙國的兩位將軍。朕因為您的這封書信,已罷免了將軍博陽侯;您在真定的親兄弟,朕已派人前去慰問,并修整了您先人的墳墓。前幾日聽說大王在邊境一帶發(fā)兵,不斷侵害劫掠。當時長沙國受害,而南郡尤其嚴重;即便是大王治理下的南越王國,難道就能在戰(zhàn)爭中只獲利益而不受損害嗎!戰(zhàn)事一起,必定使許多士卒喪生,將吏傷身,造成許多寡婦、孤兒和無人贍養(yǎng)的老人;朕不忍心做這種得一亡十的事情。朕本來準備對犬牙交錯的地界做出調整,征求官員意見,回答說‘這是高皇帝為了隔離長沙國而劃定的’,朕不崐得擅自變更地界。現(xiàn)在,漢若奪取大王的領地,并不足以增加多少疆域;奪得大王的財富,也不足以增加多少財源。五嶺以南的土地,大王盡可自行治理。即便大王已有皇帝的稱號,但兩位皇帝同時并立,互相之間沒有一位使者相互聯(lián)系,這是以力相爭;只講力爭而不講謙讓,這是仁人所不屑于做的。愿與大王共棄前嫌,自今以后,互通使者往來,恢復原有的良好關系?!?
陸賈到達南越。南越王趙佗見了文帝書信,十分惶恐,頓道謝罪;表示愿意遵奉皇帝明詔,永為藩國臣屬,遵奉貢納職責。趙佗隨即下令于國中說:“我聽說,兩雄不能同時共立,兩賢不能一時并存。漢廷皇帝,是賢明天子。從今以后,我廢去帝制、黃屋、左纛?!庇谑菍懥艘环庵聺h文帝的回信,說:“蠻夷大長、老夫臣趙佗昧死再拜上書皇帝陛下:老夫是供職于舊越地的官員,幸得高皇帝寵信,賜我璽印,封為南越王。孝惠皇帝即位后,根據(jù)道義,不忍心斷絕與南越的關系,所以對老夫有十分豐厚的賞賜。高后當政,歧視和隔絕蠻夷之地,下令說:‘不得給蠻夷南越金鐵、農具、馬、牛、羊;如果給它牲畜,也只能給雄性的,不給雌性的。’老夫地處偏僻,馬、牛、羊也已經(jīng)老了,自以為未能行祭祀之禮,犯下死罪,故派遣內史藩、中尉高、御史平等三批人上書朝廷謝罪,但他們都沒有返回。又據(jù)風聞謠傳,說老夫的父母墳墓已被平毀,兄弟宗族人等已被判罪處死。官員一同議論說:‘現(xiàn)在對內不能得到漢朝尊重,對外沒有自我顯示與眾不同的地方?!圆鸥耐跆?,稱皇帝,只在南越國境內稱帝,并無為害天下的膽量。高皇后得知,勃然大怒,削去南越國的封號,斷絕使臣往來。老夫私下懷疑是長沙王 陰謀陷害我,所以才發(fā)兵攻打長沙國邊界。老夫在越地已生活了四十九年,現(xiàn)在已抱孫子了。但我夙興夜寐,睡覺難安枕席,吃飯也品嘗不出味道,目不視美女之色,耳不聽鐘鼓演奏的音律,就是因為不能侍奉漢廷天子?,F(xiàn)在,有幸得到陛下哀憐,恢復我原來的封號,允許我像過去一樣派人出使?jié)h廷;老夫即是死去,尸骨也不朽滅。改號為王,不敢再稱帝了!”
齊哀王劉襄去世。
文帝得知河南郡守吳公治理地方的政績?yōu)樘煜碌谝?,就召他入朝做廷尉。吳公推薦洛陽人賈誼,文帝就召賈誼進京做博士官。當時賈誼年僅二十多歲。文帝很賞識賈誼的文辭可觀和知識淵博,一年之中,就破格提升他做了太中大夫。賈誼請文帝改歷法,變換朝服顏色,重新審定官名,確定漢室的禮儀和音樂,以建立漢朝制度,更改秦朝法度。文帝以謙讓治國,無暇顧及這些事情。
前二年(癸亥,公元前178年)
冬季,十月,曲逆侯陳平去世。
漢文帝下詔,令列侯各自離京到所封領地去;身為朝廷官員和受詔書崐留居京師的列侯,則派遣他們的太子到封地去。
十一月,乙亥(疑誤),周勃再次出任丞相。
癸卯晦(疑誤),發(fā)生日食。文帝下詔書說:“群臣都要認真思考朕的過失和朕所未知、未見的問題,并請大家告知朕。還請大家向朝廷薦舉賢良、方正、能直言極諫的人,以便幫助朕的不足?!庇谑桥伤麄兎謩e任職。命令務必減輕徭役賦稅以便利百姓;罷廢衛(wèi)將軍;太仆將現(xiàn)有馬匹僅留下夠朝廷使用的,其余馬匹全部撥給驛站使用。
潁陰侯的騎從賈山上書文帝,談論治亂之道:“我聽說在雷霆的轟擊下,無論什么都會被摧毀;在萬鈞之力的重壓下,無論什么都會被壓碎。君主的威嚴,遠遠超過了雷霆;君主的權勢之重,也遠遠超過了萬鈞。君主即便是主動地請求大家進諫,和顏悅色地接受臣下的批評意見,采納批評者意見并給以重用,臣子仍然懼怕而不敢將自己的意見和盤托出;更何況君主縱欲殘暴,又不愿聽到別人議論他的過失呢!在嚴威的震懾和權勢的重壓之下,即使人有堯和舜那樣的智謀,有孟賁那樣的勇力,難道能不被摧毀嗎!這樣,君主就聽不到別人對他的過失的批評,國家就危險了。
“過去,在周朝時大約有一千八百個封國,用九州的百姓,奉事一千八百國的君主,君主有多余的財富,百姓也有寬裕的力量,到處都有歌功頌德的聲音。秦始皇用一千八百國的百姓奉養(yǎng)自己,百姓筋疲力竭,負擔不起他的徭役;傾家蕩產(chǎn),繳納不足他的賦稅。秦始皇只不過一位君主,他自己享受的也不過馳騁弋獵的娛樂,天下卻無法供應他的需求。秦始皇自認為功德無量,估計他的子孫會世代相傳以至于無窮;但是,他死后不過幾個月,天下人四面進攻,宗廟就毀滅了。秦始皇處于被滅絕的危機之中,卻沒有察覺,原因何在?就在于天下人都不敢告知他實際情況。不敢告知他實情的原因,又是什么呢?秦王朝沒有尊老養(yǎng)老的道義,沒有能夠輔佐的大臣,罷免了批評朝政的官員,殺害了敢當面批評諫阻的士人。所以那些諂諛逢迎、只求自保利祿的無恥小人,吹捧秦始皇的德政高于堯舜,功業(yè)超過商湯和周武;天下已將土崩瓦解,而沒有人告知秦始皇。
“現(xiàn)在,陛下命令天下人薦舉賢良方正的人士,天下人都為之歡欣鼓舞,說:‘皇帝將復興堯舜治理天下之道,造就三王的功業(yè)了?!煜碌娜瞬牛獚姴慌ψ晕彝晟埔郧竽鼙换实圻x用?,F(xiàn)在方正之士,都已被選入朝廷了;又從中選擇賢能者,讓他們做常侍、諸吏,陛下與他們共同馳驅射獵,一天之內再三出宮。我擔憂朝政由此而懈弛,百官因此而玩忽職守。陛下自即位以來,自我勉勵,厚養(yǎng)天下,節(jié)省開支,慈愛臣民,斷案公平,刑罰寬緩;對此,天下人莫不喜悅。我聽說崤山以東官吏公布詔令時,百姓即使是老弱病殘的人,也都拄著手杖前去聆聽,希望暫時不死,想看到仁德教化的成功?,F(xiàn)在功業(yè)剛剛建立 ,好名聲剛剛傳播,四方仰慕跟從;在此關鍵時刻,陛下卻只與豪俊之臣、方正之士,天天射獵,擊兔捉狐,從而傷害國家大業(yè),斷絕天下人的期望,我私下為陛下痛惜!古代規(guī)定大臣不得參預安閑的游樂,為的是讓他們都致力于保持大臣的品格和節(jié)操,這樣,群臣就無人膽敢不嚴格約束自己,提高品行修養(yǎng),盡心事君按君臣大禮辦事。士的品行,養(yǎng)成于自己家中,卻在天子的朝廷之上被破壞,我私下為之惋惜。陛下與群臣消閑游樂,與大臣、方正在朝廷之上議論國事,游娛不失樂,朝會不失禮,這是極為重大的事體?!蔽牡圪澰S并采納了他的意見。
文帝每次上朝,郎官和從官進呈奏疏,他從來都是停下輦車接受。奏疏所說的,如不可采用就放過一邊,如可用就加以采用,未嘗不深加贊賞。
漢文帝從霸陵上山,想要向西縱馬奔馳下山。中郎將袁盎騎馬上前,與文帝車駕并行伸手挽住馬韁繩。文帝說:“將軍膽怯了嗎?”袁盎回答:“我聽說‘家有千金資財?shù)娜?,不能坐在堂屋的邊緣’。圣明的君主不能冒險,不求僥幸?,F(xiàn)在陛下要想放縱駕車的六匹駿馬,奔馳下險峻的高山,如果馬匹受驚,車輛被撞毀,陛下縱然是看輕自身安危,又怎么對得起高祖的基業(yè)和太后的撫育之恩呢!”文帝這才停止冒險。
文帝所寵幸的慎夫人,在宮中經(jīng)常與皇后同席而坐。等到她們一起到郎官府衙就坐時,袁盎把慎夫人的坐席排在下位。慎夫人惱怒,不肯入坐;文帝也大怒,站起身來,返回宮中。袁盎借此機會上前規(guī)勸文帝說:“我聽說‘尊卑次序嚴明,就能上下和睦’?,F(xiàn)在,陛下既然已冊立了皇后,慎夫人只是妾,妾怎么能與主人同席而坐呢!況且如果陛下真的寵愛慎夫人,就給她豐厚的賞賜;而陛下現(xiàn)在寵愛慎夫人的做法,恰恰會給慎夫人帶來禍害。陛下難道不見‘人彘’的悲劇嗎!”文帝這才醒悟,轉怒為喜,召來慎夫人,把袁盎的話告訴了她。慎夫人賜給袁盎黃金五十斤以示感謝。
賈誼對文帝說:“《管子》書中說:‘倉庫充實人們才會講究禮節(jié),衣服糧食充足人們才有榮辱觀念?!偃舭傩盏臏仫枂栴}沒有解決,卻樂意聽命于君主的統(tǒng)治,這種事情,從古到今,我都沒有聽說過。古代有人說:‘一個農夫不耕作,就有人要挨餓;一個女子不織布,就有人要挨凍?!療o論什么產(chǎn)品,生產(chǎn)它都有一定的季節(jié)時令,用起來如果毫無限制,物資就必會缺乏。古人治理天下,安排得很細微,很周到,所以國家的積貯足以仗恃。現(xiàn)在,脫離農桑本業(yè)而從事工商業(yè)的人太多了。這是危害天下的一大流弊;追求奢侈的風俗,日益增長,這是危害天下的一大公害。這兩種流弊和公害盛行,沒有誰給以制止;政權面臨毀壞,沒有誰能挽救。天下財富,生產(chǎn)的人很少而揮霍的人卻崐很多,怎能不枯竭!
“大漢建國以來,已近四十年了,國庫和私人積貯數(shù)量之少,仍然令人悲哀痛惜。一旦老天不按時降雨,百姓就惶恐不安;年景不好,沒有收成,百姓或者出賣爵位,或者自賣兒女,換糧度日;此類事情,陛下已經(jīng)聽到了。哪有天下如此危險而主上不驚懼的!
“世上有豐年有歉年,這是自然規(guī)律;古代圣王夏禹和商湯也都曾經(jīng)歷過。假若不幸出現(xiàn)了方圓二三千里的大面積旱災,國家靠什么去救濟百姓?突然間邊境有緊急情況,征調數(shù)十百萬將士,國家用什么供應軍需?戰(zhàn)爭和旱災同時發(fā)生,國家財力無法應付,就會天下大亂,有勇力的人嘯聚部眾劫掠地方,疲困和老弱的人,就相互交換子女吃人肉。政事的治理沒有完全通暢,遠方那些勢力強大有稱帝野心的人,就會一起舉兵爭著起事;若發(fā)展到這般田地才大吃一驚圖謀制止,怎能來得及呢!積貯是國家的命脈;如果國家積貯了大量糧食而錢財有余,還有什么辦不成的事情!以它為依憑,進攻就攻取,防守就牢固,作戰(zhàn)就勝利,要感化、安撫敵人,或者吸引遠方部族歸附朝廷,怎么會招而不到!
“現(xiàn)在如果驅使民眾歸返農事,都依附于土地,讓天下人都從事生產(chǎn)滿足本人生活需要,讓工商業(yè)者、游民都改為從事農耕,那么,國家就會有充裕的積貯,百姓就會安居樂業(yè)了??梢允箛腋蛔悖捕ㄌ煜?,而卻做出了這種令人危懼的事情,我私下為陛下感到惋惜!”
文帝被賈誼的話所打動,春季,正月,丁亥(十五日),下詔舉行“藉田”儀式,皇帝親自耕作,為天下臣民做出表率。
三月,有關官員請求文帝立皇子為諸侯王。文帝下詔,先立趙幽王的小兒子劉辟強為河間王,立朱虛侯劉章為城陽王,立東牟侯劉興居為濟北王;然后才立皇子劉武為代王,劉參為太原王,劉揖為梁王。
五月,文帝下詔說:“古代明君治理天下,朝廷專設鼓勵獻計獻策的旌旗,樹立書寫批評意見的木柱,這樣做的目的,是為了保證朝政的清明,鼓勵臣民前來進諫。現(xiàn)在的法律中,有‘誹謗罪’和‘妖言罪’,這就使得群臣不敢暢所欲言地批評朝政,皇帝無從得知自己的過失,這怎么能吸引遠方的賢良之士到朝廷來呢!廢除這些罪名!”
九月,文帝下詔說:“農業(yè),是天下的根本,百姓依靠它而生存;有的百姓不從事農耕的本業(yè),卻去從事工商末業(yè),所以百姓生活艱難。朕對此甚為擔憂,所以現(xiàn)在親自率領群臣從事農業(yè)耕作,以提倡重視農業(yè);今年只向天下百姓征收田租的一半。”
燕王劉澤去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