矯枉過正
jiǎo wǎng guò zhèng
overcorrect
“矯枉過正”的成語拼音為:jiǎo wǎng guò zhèng,注音:ㄐㄧㄠˇ ㄨㄤˇ ㄍㄨㄛˋ ㄓㄥˋ,詞性:偏正式;作謂語、賓語、分句;比喻糾正錯誤超過了應(yīng)有的限度,年代:古代成語,出處:《后漢書·仲長統(tǒng)傳》:“逮至清世,則復(fù)入矯枉過正之檢。”,基本解釋:矯:扭轉(zhuǎn);枉:彎曲。把彎的東西扳正,又歪到了另一邊。比喻糾正錯誤超過了應(yīng)有的限度。,例句:或有避其謗者,又每~,至坐視兒女之放縱,而不一置問?!锴濉て阉升g《聊齋志異·細柳》
拼音 |
jiǎo wǎng guò zhèng |
注音 |
ㄐㄧㄠˇ ㄨㄤˇ ㄍㄨㄛˋ ㄓㄥˋ |
詞性 |
偏正式;作謂語、賓語、分句;比喻糾正錯誤超過了應(yīng)有的限度 |
英文 |
overcorrect |
年代 |
古代成語 |
解釋 |
矯:扭轉(zhuǎn);枉:彎曲。把彎的東西扳正,又歪到了另一邊。比喻糾正錯誤超過了應(yīng)有的限度。 |
出處 |
《后漢書·仲長統(tǒng)傳》:“逮至清世,則復(fù)入矯枉過正之檢?!?/td>
|
例句 |
或有避其謗者,又每~,至坐視兒女之放縱,而不一置問。 ★清·蒲松齡《聊齋志異·細柳》 |
補充糾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