七步八叉
qī bù bā chā
Seven steps and eight forks
“七步八叉”的成語拼音為:qī bù bā chā,注音:ㄑㄧ ㄅㄨˋ ㄅㄚ ㄔㄚ,詞性:作賓語、定語;用于人的才思,年代:近代成語,出處:清·文康《兒女英雄傳》第37回:“七步八叉,具有成例;古人擊缽催詩,我要擊缽了。”,基本解釋:相傳曹植七步成詩,溫庭筠凡八叉手而賦成八韻,后因以“七步八叉”形容才思敏捷。,例句:唐代白居易《閨怨》:“夜長門扇無人聽,清霜三月落梅地。不道曉風(fēng)宜七步,白繡衾簟作八叉?!?
拼音 |
qī bù bā chā |
注音 |
ㄑㄧ ㄅㄨˋ ㄅㄚ ㄔㄚ |
詞性 |
作賓語、定語;用于人的才思 |
英文 |
Seven steps and eight forks |
年代 |
近代成語 |
解釋 |
相傳曹植七步成詩,溫庭筠凡八叉手而賦成八韻,后因以“七步八叉”形容才思敏捷。 |
出處 |
清·文康《兒女英雄傳》第37回:“七步八叉,具有成例;古人擊缽催詩,我要擊缽了?!?/td>
|
例句 |
唐代白居易《閨怨》:“夜長門扇無人聽,清霜三月落梅地。不道曉風(fēng)宜七步,白繡衾簟作八叉?!?/td>
|
補(bǔ)充糾錯(cuò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