七次量衣一次裁
qī cì liáng yī yī cì cái
Seven measurements and one cut
“七次量衣一次裁”的成語拼音為:qī cì liáng yī yī cì cái,注音:ㄑㄧ ㄘˋ ㄌㄧㄤˋ ㄧ ㄧˊ ㄘˋ ㄘㄞˊ,詞性:作賓語、分句;指事先準備,年代:當代成語,出處:《莊子·養(yǎng)生主》:“縫則裁之,裁則量之,量則縫之,鑿鑿隨事而動,如環(huán)之無端,而數(shù)周也?!边@句話原意是指縫衣裁衣的過程,后來被引申為比喻做事情之前要周密準備,反復斟酌。,基本解釋:比喻事先的調查研究工作做得十分充足。,例句:《世說新語·中材》中記載著一位名叫王羲之的書法家,他在寫字之前經常會反復地測量衣袖的長度,只有在七次測量中都達到了理想的長度才會開始動筆,所以后人就用“七次量衣一次裁”來形容做事之前進行反復斟酌和準備。
拼音 |
qī cì liáng yī yī cì cái |
注音 |
ㄑㄧ ㄘˋ ㄌㄧㄤˋ ㄧ ㄧˊ ㄘˋ ㄘㄞˊ |
詞性 |
作賓語、分句;指事先準備 |
英文 |
Seven measurements and one cut |
年代 |
當代成語 |
解釋 |
比喻事先的調查研究工作做得十分充足。 |
出處 |
《莊子·養(yǎng)生主》:“縫則裁之,裁則量之,量則縫之,鑿鑿隨事而動,如環(huán)之無端,而數(shù)周也?!边@句話原意是指縫衣裁衣的過程,后來被引申為比喻做事情之前要周密準備,反復斟酌。 |
例句 |
《世說新語·中材》中記載著一位名叫王羲之的書法家,他在寫字之前經常會反復地測量衣袖的長度,只有在七次測量中都達到了理想的長度才會開始動筆,所以后人就用“七次量衣一次裁”來形容做事之前進行反復斟酌和準備。 |
補充糾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