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閑自得
ān xián zì dé
carefree and contented
“安閑自得”的成語拼音為:ān xián zì dé,注音:ㄢ ㄒㄧㄢˊ ㄗˋ ㄉㄜˊ,詞性:作謂語、定語;形容清閑得無所事事,年代:古代成語,出處:明·馮夢龍《醒世恒言·蔡瑞虹忍辱報仇》:“不如在家安閑自在,快活過了日子,卻去討這樣煩惱吃!”,基本解釋:自得:自己感到舒適。安靜清閑,感到非常舒適。,例句:唐代王之渙《登鸛雀樓》詩:“白日依山盡,黃河入海流。欲窮千里目,更上一層樓。千山鳥飛絕,萬徑人蹤滅。孤舟蓑笠翁,獨釣寒江雪。”
拼音 |
ān xián zì dé |
注音 |
ㄢ ㄒㄧㄢˊ ㄗˋ ㄉㄜˊ |
詞性 |
作謂語、定語;形容清閑得無所事事 |
英文 |
carefree and contented |
年代 |
古代成語 |
解釋 |
自得:自己感到舒適。安靜清閑,感到非常舒適。 |
出處 |
明·馮夢龍《醒世恒言·蔡瑞虹忍辱報仇》:“不如在家安閑自在,快活過了日子,卻去討這樣煩惱吃!” |
例句 |
唐代王之渙《登鸛雀樓》詩:“白日依山盡,黃河入海流。欲窮千里目,更上一層樓。千山鳥飛絕,萬徑人蹤滅。孤舟蓑笠翁,獨釣寒江雪?!?/td>
|
補充糾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