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 | běn děng | 注音 | ㄅㄣˇ ㄉㄥˇ |
首字母 | bd | 詞性 | 名詞 |
近義詞 | 這種情況下、可以用“本來的”、“原先的”、“本身的”等詞語。 | ||
反義詞 | 與“本等”相反的詞語有“他等”、“外等”等。 | ||
基本解釋 | 1.本分。恰如其身份地位。 2.本分。本身分內(nèi)。 3.指分內(nèi)應(yīng)作或應(yīng)有的事。 4.這一等級(jí)。 5.指原來的等級(jí)。 6.本來,原來。 |
本等
(1).本分。恰如其身份地位。 明 徐渭 《漁陽弄》:“你為鼓史,自有本等服色,怎么不穿?” 明 李贄 《寒燈小話》:“為君者 漢 唯有 孝高 、 孝文 、 孝武 、 孝宣 耳,馀盡奴也。則以奴名人,乃其本等名號(hào),而反怒人何也?” 清 李漁 《奈何天·分?jǐn)_》:“眾換本等衣巾上?!?/p>
(2).本分。本身分內(nèi)。 元 無名氏 《百花亭》第一折:“小的別的不會(huì),這調(diào)風(fēng)貼怪,幫閑鉆懶,須是本等行業(yè),我就與你說去?!?清 李漁 《奈何天·助邊》:“我想這水旱交祲之后,三空四匱之時(shí),本等的錢糧,尚且催徵不起,額外的軍餉,如何措置得來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