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 | lǐ qì bēi | 注音 | ㄌㄧˇ ㄑㄧˋ ㄅㄟ |
首字母 | lqb | 詞性 | 名詞 |
近義詞 | - | ||
反義詞 | - | ||
基本解釋 | 全稱《魯相韓敕造孔廟禮器碑》。東漢碑刻。隸書。公元156年鐫立于魯縣(今山東曲阜)孔廟。四面均刻有文字,碑陰、碑側(cè)為題名。書法凝練瘦勁,為學漢隸者所重,有漢隸第一”之譽。 |
禮器碑,全稱“漢魯相韓敕造孔廟禮器碑”,又稱“修孔子廟器碑”、“韓明府孔子廟碑”等,是中國東漢重要碑刻。東漢永壽二年(156)立?,F(xiàn)存山東曲阜孔廟。碑身高1.5米,寬0.73米,四面皆刻有文字。碑陽16行,滿行36字,碑陰 3列,列17行;左側(cè)3列,列4行,右側(cè)4列,列4行。碑文記述魯相韓敕修飾孔廟、增置各種禮器、吏民共同捐資立石以頌其德事。碑側(cè)及碑陰刊刻捐資立石的官吏姓名及錢數(shù)。
此碑是漢代隸書的重要代表作之一。《禮器碑》中正典雅,法度森嚴,飄逸而不失沉著,規(guī)整而不失暢快。筆畫以瘦硬為主,粗細變化明顯,尤其是部分捺畫,勁健有力,干脆利落,粗與細之間形成明顯反差,平正于外,奇崛于內(nèi),體勢變化看似平淡,而結(jié)體細細推敲卻并不簡單,布局疏朗,而字字重心穩(wěn)固,通篇骨力通達,神完氣足。碑文字跡清勁秀雅,有一種肅穆而超然的神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