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茶船”,又名“茶托”或“盞托”,亦稱茶托子、茶拓子。古代漢族民間流行的一種置茶盞的承盤。始于南朝。其用途以承茶盞防燙手之用,后因其形似舟,遂以茶船或茶舟名之。清代寂園叟《陶雅》中提到:“盞托,謂之茶船,明制如船,康雍小酒盞則托作圓形而不空其中。宋窯則空中矣。略如今制而頗樸拙也。”可見船形茶托出現(xiàn)于明代。在茶具這個龐大的家族中,茶船雖處于從屬地位,卻不可或缺。此外,黃河故道還有茶船畫舫。使游客一面觀賞黃河故道兩岸風(fēng)光,一面品相片,吃茶點(diǎn)、茶食,享受小曲與戲曲精彩片段。相關(guān)經(jīng)典名句:“一器成名只為茗,悅來客滿是茶香?!?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