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 | yíng tián | 注音 | ㄧㄥˊ ㄊㄧㄢˊ |
首字母 | yt | 詞性 | 動詞 |
近義詞 | - | ||
反義詞 | - | ||
基本解釋 | 1.經(jīng)營田產(chǎn);購置田地。 2.即屯田『以后歷代政府利用兵士或召募流民于駐扎地區(qū)種田,以供軍餉。 3.屯田制之耕作地。 |
營田即“屯田”。北魏宣武帝時 (500—503) 命范紹為西道6州營田大使,實即“屯田大使”,因此屯田也稱營田。唐代后期,內(nèi)地設(shè)置很多屯田區(qū),人們多將屯田稱為營田。唐各道設(shè)營田使,州縣設(shè)營田務(wù),管理營田。宋承唐制,設(shè)營田大使、營田使,管理營田事務(wù)。唐、宋時,多稱軍屯為屯田,民屯為營田。元、明、清各代通稱屯田,少有營田之稱。